使用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许多带自动拉紧装置的带式输送机。长距离输送物料后,发现拉紧装置存在振动严重等问题。这是因为装置收到的拉力信号与预定值不一致,拉紧系统和输送带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振动,严重时振动长达几分钟,影响生产。从电气元件的质量和拉紧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分析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振动的原因。
1.电气元件质量差。
(1)传感器精度低。这是国产压力传感器常见的问题。
(2)电控表针停位误差大。由于电控元件惯性大,断电时表针的位置与最终位置不一致。输送带张力越大,停位误差越大。
(3)电控回程误差大。如果电控器表针沿正反方向旋转,虽然输送带处于相同的张力值,但拉紧车停在不同的位置。
带式输送机
2.拉紧装置结构不合理。
(1)动应力波动。拉紧装置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动应力波动大。目前,我国带式输送机很少采用软启动,大多数主电机启动过程太快,输送带动应力峰值冲击拉紧装置的应力传感器。如果峰值过大,拉紧装置在启动结束前再次移动。
此外,动应力也可能发生在启动后向正常运行转换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在输送机上。为避免这种现象,主电机启动结束时应放松输送机,保持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张力,避免动应力波再次干扰张力装置。
(2)控制点的分析。目前,自动控制装置常用于八点控制和六点控制。启动和运行控制点数见下图1。对于一般的中小型带式输送机,无论启动还是运行条件如何,都有两个控制点(即两点)。虽然其振动控制性能不如三点式,但结构简单。当输送机启动时,显示张力的表针将停止在1.2点之间。如果表针3离极限控制点越近,就越容易受到输送带张力波动的影响。同样,三点表针3将停止在额定点,外部影响较小。
振动发生时,二点控制器的表针3可能位于1点左侧。当调整张力使表针回到1.2点之间时,表针可能会跨越下极限,位于2点左侧。如果选择三点控制器,由于1.2点之间有额定控制点E,比2点多一道障碍物,更有利于控制振动的延续。因此,应选择张力变化大、运量变化大的三点控制器,尤其是下运发电条件下的带式输送机。至于上下极限控制点的范围,上极限控制点一般为额定控制点的110%,下限控制点为90%。也可以根据启动时额定位张力为正常运行时张力的1.5倍来设置,但也要考虑张力站与驱动站的相对位置。
3.惯性力分析。当需要拉紧系统停止拉紧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拉紧力可能超出控制范围,这也是振动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1)传感器。从接到信号到发出指令,控制器延迟了一段时间,使拉紧系统继续拉紧或放松。
(2)闸瓦与制动轮之间存在间隙。从接收信号到闸瓦,制动器与制动轮接触。间隙越大,空行程越长,制动器动作越慢。
(3)制动器制动力矩小,不能制动。
(4)拉紧系统时有动能和惯性力。动能越大,振动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