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了食品网带输送机的发展情况。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食品网带输送机行业形成了以食品为原料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迅速。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国内生产的基础上,进入了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五年来,我国网带输送机行业年均增长率为11%~12%,初步满足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需要。
食品网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问题是:
1.食品网带输送机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食品网带运输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20多年的差距。机器多,成套少;主机多,辅机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生产率高;通用型号多,要求特殊,加工特殊材料型号少。粮网带式输送机的质量差距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可靠性差、外观差、外观粗糙、基件及配套部件寿命短、无故障运行时间短、产品性能低、能耗高等方面。更好的小时生产能力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1/2,能耗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两倍。目前,我国食品网带输送机仅5%达到90年代国外水平,20%达到80年代国外水平,60%达到70年代国外水平。
2.开发能力低的食品网带输送机。
国内大部分食品网带输送机制造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在研究所和高校,由于科研投资不足,实验条件不完善,国内产品以仿制为主,绘图或略有改造的本土化,产业主体技术依赖国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科技发展投资应占销售额的3%以上,但大多数企业投资较少,不能保证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公司产品研发缺乏创新,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3.食品网带输送机企业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
国内大多数食品网带输送机企业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规模小、规模大,年产值可达数百万至1000万元。一百万元以下的企业很多。每年有15%的企业转型或倒闭,但15%的企业进入行业,非常不稳定。同时,违反了工业发展的要求,重复生产成本低,工艺水平落后,加工方便。目前,业内约四分之一的企业重复生产水平较低。这种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了网带输送机市场的混乱,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食品网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食品和水产品的出现,对食品输送机械的工艺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食品网带输送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食品网带输送机将与工业自动化相结合,提高包装设备的整体水平,开发多功能、高效、低消耗的食品包装设备。
1.实现食品机械网带输送机一体化。
常规食品网带输送机多采用机械控制,如凸轮配轴,然后出现光电、气动等控制形式。然而,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包装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控制系统难以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要采用新技术对食品网带输送机进行改造。今天的食品输送网络输送是集机、电、气、光、磁于一体的机械电子设备。提出了提高食品网带输送机自动化程度的方案,将研发与计算机相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
机电一体化的本质是从系统的角度,将机械、电子、信息、检测等相关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优化。具体来说,将微型计算机技术引入食品网带输送机,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智能包装输送技术、生产过程检测控制、故障诊断排除,实现高速、高质量、低消耗、安全生产。适用于水产加工食品的准确检测,实现高速灌装包装的自动控制,简化食品带式输送机的结构,提高包装运输产品的质量。
2.采用新技术,建立新型自动化、多样化、多功能集成的新型食品输送网络。
食品网络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高效、自动化、单多功能、多功能生产线。
3.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开发设计绿色食品网带输送机。
入世后,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对食品网带输送机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食品网带输送机的设计开发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应考虑在设计、加工、制造、装配、使用、维护和废弃后处理过程中对环境无影响或影响,以提高我国食品网带输送机的核心竞争力。绿色设计从设备结构、材料、制造工艺、模块化、可拆卸、使用寿命平衡、人机工程学、可用性等方面进行。
4.食品网带式输送机企业走向专业化、规模化。
中国食品和食品网带输送机必须走专业路线,简单重复,增加产量是不可行的。开发中高档设备,努力提高技术含量,做好产品精、精、强。